近日,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青年建功新时代”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评审结果揭晓,山东省多所高校在此次活动中表现出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山东省共有54所学校获奖。本科组方面:特等奖:1项,所属学校为临沂大学,作品名称为《百年变局观博弈,国潮涌起扭乾坤——从殖民主义百年演变中的国货处境谈文化自信》。一等奖:1项,所属学校为青岛理工大学,作品名称是《弘扬科学家精神 争做新时代追梦人》。二等奖:5项,包括青岛工学院的《情满丝路·美在上合——从青岛再出发,中国与世界同行》、潍坊学院的《追光》、烟台理工学院的《聚天下英才,筑强国之基》、枣庄学院的《小小竹竿铭刻伟大支前路》、山东警察学院的《走近“云端”派出所,争做新时代“挑山工”》。三等奖:16项,涵盖了山东女子学院的《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凝聚民族复兴磅礴力量》、山东协和学院的《幸福花开三涧溪,共筑乡村振兴梦:齐鲁样板三涧溪村》、山东政法学院的《中国式浪漫》、潍坊理工学院的《鉴往知来,向史而新——走进华东保育院和大官营村》、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的《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山东管理学院的《走进三涧溪 共筑乡村振兴梦》、山东财经大学的《雪域中的坚守与传承》、山东大学的《相辅相成·相融相合·相济相生——坚持“两个结合”,奏好时代交响乐》、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的《红色中华第一书——<共产党宣言>》、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汲取力量,砥砺前行》、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的《绽放在“生命禁区”的格桑花——繁森精神薪火相传》、山东师范大学的《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科技大学的《汲取精神伟力 阔步强军征程》、山东农业大学的《重温红色文化 奔赴强国之约——走进泰安革命史展览馆》、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的《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济南大学的《铭记历史,赓续精神——感悟济南战役中的革命精神》。高职组方面:特等奖:3项,所属学校分别是济南职业学院的《燃烧青春的舞台 就在家乡》、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的《小小指挥所 指挥大战役》、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不一样的我们一样的幸福》。一等奖:7项,具体为山东水利职业学院的《凝固的艺术——中国建筑传递的文化自信与匠心情怀》、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追寻抗大英魂 筑牢理想信念》、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进淄赶烤”点燃社会治理现代化之火》、山东传媒职业学院的《牢记初心使命 争做新时代传媒人》、淄博职业学院的《乡村振兴·家乡的颜色》、滨州职业学院的《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助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威海职业学院的《乡村振兴·家乡的颜色》。二等奖:8项,涉及学校及作品有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的《三涧溪:乡村振兴的复兴号》、山东轻工职业学院的《讲好工业遗产故事,肩负民族复兴大任——“三转一响”的记忆》、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追寻信仰之光 坚定理想信念》、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爱情如是说》、青岛工程职业学院的《心向党而红 灼灼爱国情》、山东交通职业学院的《坊茨小镇——百年胶济线上的一颗“明珠”》、东营职业学院的《秉承先辈遗志 赓续建党精神——永不褪色的“传家宝”》、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照亮基层善治之路——以日照市东港区石臼街道的基层民主建设实践为例》。三等奖:13项,包括泰山护理职业学院的《接续奋斗与“辈”同行 堪当大任“医”路有我》、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的《守正创新担使命 奋楫笃行谱新篇》、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的《奔涌在同一条红河中》、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的《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泰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凝聚奋进力量 赓续担当精神》、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的《红色家书载忠魂 砥砺前行担使命》、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的《信仰坚定 信念不移 信心十足——在红色传承中感悟精神力量》、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的《忆峥嵘岁月,请长缨不负青春》、烟台职业学院的《讲述革命故事 谱写时代篇章》、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精神之源 星火相传》、山东海事职业学院的《将青春之花绽放在国旗照耀的祖国大地上》、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从济南战役中读懂人民至上》、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此次山东省高校在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的出色表现,充分展示了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成效和学生们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临沂大学的获奖作品以国货处境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文化自信,体现了该校学生对时代发展的深刻洞察和对文化自信的坚定信念。青岛理工大学等高校的一等奖作品涵盖了科学家精神、民族文化、乡村振兴等多个重要主题,展现了学生们广阔的视野和积极的担当精神。二等奖和三等奖的作品也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学生们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思考。在高职组中,济南职业学院等学校的特等奖作品,将思政教育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时代责任和使命。山东轻工职业学院等高校的一等奖作品,通过讲述工业遗产故事、乡村振兴实践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这些获奖作品的背后,是山东省各高校对思政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不断创新。各高校积极推动思政课改革,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认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心国家发展,切实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未来,山东省高校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思政课建设,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扎实理论素养、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为山东省乃至全国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3月24日,青岛南京路小学校园里洋溢着蓬勃朝气,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青岛南京路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建仪式在这里启幕。市南区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菲,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建美,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科研室主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胥兵,青岛南京路小学校长焦巧红等多方代表齐聚,共同为思政教育协同发展按下“加速键”。活动伊始,青岛南京路小学校长焦巧红在致辞中说道:“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思政课一体化合作启动仪式,旨在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求,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通过双方的紧密合作,我们将共同探索思政课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建美表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相信在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青岛南京路小学的携手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探索出更有效的教学模式,让思政课成为队员们喜爱的课程,为队员们的成长筑牢思想根基。”揭牌签约环节,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青岛南京路小学代表上台,共同签署《思政课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并揭牌,标志着各方将致力于贯通不同教育阶段的思政教育桥梁,让思政教育的 “种子” 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分会场,一场关于“如何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教学研讨正在进行。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青岛南京路小学思政分管干部和教师代表们,正在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衔接与优化、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以及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等重要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此次共建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道路上的重要探索。各方将以此为契机,通过课程优化、师资培训、实践活动等多方面协同推进,从而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接班人。
2025-03-11 0 0
2025-03-11 0 0
2025-03-1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