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11日,学校举办的“哲学形态学基本理论研讨会暨《哲学形态学》推介会”以线上方式举行。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党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线上1400余人次观看会议直播。
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冯继康、高校社科研究评价中心原主任李建平出席研讨会并发表致辞。冯继康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和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共同推动哲学意识形态学的发展。李建平在致辞中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作用。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万光侠主持开幕式。
第一场研讨会分为推介活动、理论研讨两个阶段。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郝立忠、人民出版社哲学编辑室主任方国根、《光明日报》理论部副主任李亚彬、《学术研究》杂志社哲学编辑罗苹等4位专家聚焦“写作目的和写作内容”“课题选取和出版过程”等议题阐明对《哲学形态学》专著的认识和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景源、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李德顺、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山东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商志晓、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杨信礼、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董振华、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向军、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刘森林、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冯平等9位专家分别围绕“哲学形态学的发展历程”“从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中把握哲学形态学”“原哲学的重要价值”“哲学何为哲学”“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形态学研究”等作了交流发言。第一场研讨会分别由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万光侠、社会科学处处长高景海主持。
在第二场研讨会阶段,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院长郝立新、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邹广文、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授毛卫平、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江林昌、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刘陆鹏、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永庆、山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张友谊、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刘良海、山东师范大学文科学报编辑部主任李宗刚、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孙聚友、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姜涌、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崔永杰、山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郝良华、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清涛、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尚文华、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肖德武、王青等17位专家聚焦“历史唯物主义形态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哲学形态学时代问题的生成逻辑”“哲学形态学研究的基本态度、定位问题和划分标准”“构建中国化时代化哲学形态的任务和要求”“建设具有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等进行深度研讨。第二场研讨会分别由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史家亮、吴春雷主持。
第三场研讨会分为理论研讨、青年学者和博士论坛两个阶段。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郭湛、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王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立胜、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仰海峰、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干春松、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何中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陈立新等7位专家围绕“从整体性视角进行哲学形态学研究”“哲学形态论纲——21世纪哲学创新导言”“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立足中国哲学拓展哲学形态学的创新空间”“哲学形态学的研究意义、学科定位、研究范式”等作了交流发言。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孙增霖、崔若椈、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虎、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邵长超、山东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卢静宜、齐晓营、王嘉宝、吕彦瑶、汪秀刚等9位青年学者博士聚焦哲学形态学研究作了交流研讨。第三场研讨会分别由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稳、院长助理孙余余主持,院长王增福作会议总结。
本次研讨会由山东师范大学主办,汇集国内哲学界的一流学者,围绕哲学的特性及其当代形态、思想动态与哲学的任务、中国哲学当代形态的建构路径与未来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鲜明独特的观点,必将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哲学形态学在中国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